中山市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日前公布了最新调整的公积金贷款政策:从今日起,二套房最低首付比例提至六成,二套房公积金贷款利率上浮10%,贷款额度降到30万元。同时,暂停发放三套(含)以上个人住房公积金贷款。中山市公积金管理中心负责人表示,此次政策调整旨在满足刚性需求,扩大住房公积金的保障面,同时也提高公积金贷款办理的速度。8月1日前已受理的贷款申请审批不受影响。
家庭贷款直降40万元
据了解,中山原来个人公积金贷款单人最高额度为35万元,多名公积金缴存人共同购买一套住房而同时申请公积金贷款的,可累加各自的可贷额度,两人可最多贷到70万,三人最多可贷90万元。而现在调整为单人最高限额30万元,两名共同申请人的最高额度为50万元,不能再以三人累计。同时,还将停止发放公积金贷款购买车位(车库)及购买车位(车库)提取公积金。在贷款年限方面,还款年限也由原来放宽至法定退休年龄后五年缩短为控制法定退休年龄内。而从8月1日起,提取公积金来支付房贷,按照“还多少、取多少”政策执行,不能再以首期款来提取公积金。
第三套房或以上将停贷
按现行政策规定,公积金贷款只“认贷不认房”,即从8月1日起,首套的认定标准将变严,申请者需要提供国土部门开具的房产证明,证明家庭成员名下没有房产。如果家庭有一套房,即便是第一次申请公积金贷款,也按第二套标准执行贷款。申请家庭如果已利用公积金贷款买过首套房,结清后又申请公积金贷款买房的,也按第二套房认定。而在贷款方面,新规定使用公积金贷款买房只限于购买建筑面积144平方米或套内120平方米以内(含)的普通自住房。而二套房方面,公积金最多贷款到五成,而且贷款利率是首套房的1.1倍以上(含)。此外,8月1日起,购买第三套房或以上,将不能再申请公积金。
公租房可使用公积金
据了解,此次调整一大亮点是支持保障性住房,中山公租房的住户如果有连续缴纳公积金6个月以上,可以申请提取公积金来支付房租。具体支付额度是公租房租金扣除政府补贴之后的余额,每三个月可提取一次,每次提取后账户最少要保留100元余额。据介绍,公积金原本就可用来支付房租,但有限制条件,要求每月房租支出超过家庭总收入30%,而且要求提供经过房屋租赁管理部门备案的房屋租赁合同和房租租赁发票,而从8月1日起,将对公租房不设限制。
调整对楼市影响不大
值得注意的是,虽然新规定从8月1日起实施,但贷款申请方面,只要在实施日之前已申请,拿到预约号,都不受影响。对此,多数业内人士表示,公积金调整对部分多套置业者的贷款渠道有直接影响,但预计影响不会太大。据中山一楼盘的销售经理表示,由于公积金贷款的收款时间比较长,目前中山很多楼盘都不接受公积金贷款,故此次公积金贷款收紧,对于中山楼市影响并不大。
购房者打退堂鼓
不过,公积金收紧还是令一些人放弃了买房计划,段先生就是其中之一。2006年,他在中山火炬开发区买了一套两室一厅的房子,现在商业贷款也还完了,不过嫌房子太小,又比较远,今年计划用夫妻两人的公积金贷款在主城买一套二手房。上个月,他们看中了一套120平方米的精装修房正打算购买,没想到日前一听到二次贷公积金首付五成,二套房公积金贷款率上浮10%,也打消了换房的念头。“按新规定,即使是第一次申请公积金贷款,但也按第二套标准执行贷款,首付就提高了很多,想想还是算了,反正现在有房子住,再等等看吧,这政策说变就变的。”段先生比较后决定暂不买房。
如需要了解更多银行房产抵押贷款问题请咨询一站贷款平台客服为您解答。
深圳红本按揭房抵押贷款,深圳银行抵押贷款,企业信用贷款,【王经理:13926540341(微信同步)】
那么,如何才能拿到高额度、低利率的银行企业贷款或者企业信贷贷款呢?想了解更多,请联系一站贷款平台客户经理了解具体条件及详情!
深圳房产抵押贷款平台专注银行房产抵押贷款、银行房产按揭贷款、银行抵押贷款、银行按揭贷款、银行房屋抵押贷款、银行房屋按揭贷款、深圳银行抵押贷款、深圳银行按揭贷款等领域,贷款行业经验丰富,打造专业贷款服务团队,为企业银行贷款和个人银行贷款量身定制最佳贷款方案。
深圳银行房贷贷款平台小编有话说:谢谢这么优秀的你来看文章,有什么贷款问题和需要定制贷款方案及设计贷款方案的可以直接联系本站管理员,大家的支持就是我们的动力,为大家提供一站式贷款信息中介服务,欢迎来到深圳房产抵押贷款平台网站(如有雷同侵权请联系作者及时删除)。如有深圳银行房产抵押贷款问题可以联系客服经理。本文来源于:www.yizhandaikuan.com深圳房产抵押贷款平台网站。
国祥金服拥有资深银行贷款经验:专注抵押贷款、房屋抵押贷款、企业贷款、票据税贷、二次抵押贷款、汽车抵押贷款、经营贷、消费贷、装修贷、薪资贷、个人公积金及社保贷;无公司/空壳/双 刚/黑/名单/单签/高评高贷/双拼房/网红盘/毛坯房/农民房/军产房以及垫资赎楼等皆可操作,专业解决银行贷款难题,咨询请添加王经理微信:13926540341(手机同号)。
免责声明:部分图文来源网络,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若内容有误或涉及侵权可联系删除。